在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
李卫红 2015-10-11
尊敬的顾秀莲主任、各位同志:
下午好!
研究互联网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问题,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的一个亟待破解的时代课题。讲四个问题。
一、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
网络与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进步,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类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网络与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和便利性,有助于青少年去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和新观念,为他们提供了获取知识的新途径,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也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全新而又宽松的交流环境,促进了他们个性的发展。
但网络与新媒体是一把“双刃剑”。调查显示,互联网上超过六成以上都属于偏向负面的不良信息。青少年尚处于价值取向建构阶段,往往因为知识储备和社会经验的不足,缺乏对信息实质的深度思考和理性批判,不知道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容易造成心理认知的多元异化,甚至在暴力游戏和黄色网站中迷失真实的自我,形成扭曲的人格特质,影响树立健康稳定的人生观。特别是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渠道的四通八达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日趋激烈,一些刻意抹黑党和政府形象、丑化中国传统文化、鼓吹对抗现实社会的内容在网络上兴风作浪,面对这些别有用心的网络垃圾,部分青少年对其中所蕴藏和宣扬的核心实质难以做出准确的鉴别和判断,导致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下降,甚至身心健康受到侵害。因此,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充分认识到网络与新媒体环境给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加强调查研究,增强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
开展思想教育必须了解教育对象,只有了解了教育对象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工作。随着“90后”一代开始从校园走向社会,“00后”一代也进入到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成为青少年主流群体,他们身上都带有深深的互联网烙印,他们与其讲革命、讲理想、讲传统的祖辈和讲责任、讲奉献、讲进取的父辈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方式上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教育部关工委理论研究中心开展了“关工委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研究”,对全国17个省的近5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份真实有效的调研成果,得到了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高度肯定。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政治立场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认同。这是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取得的可喜成果。调研也发现,部分青少年的思想政治观念受到了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呈现出对一些西方思想理论盲目崇拜和偏好的严峻态势。这再一次警醒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加强和改进针对青少年的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道德建设,任务艰巨,刻不容缓。
三、加强网站建设,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1、搭建交流平台。网站和微信平台是当今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的主渠道,处于网络文化建设的最前沿,在构建舆论引导的新格局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教育部关工委目前已经搭建了两个网络平台,教育部关工委官方网站和中国家庭教育网。教育部关工委官网主要面向教育系统各级关工委和广大老同志,指导开展“立德树人”这项根本性工作。中国家庭教育网则面向广大家长和家庭教育工作者,传达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方法,交流家庭教育工作和家庭教育经验,目的同样是“立德树人”。下一步,我们还要建立教育部关工委公众微信号,面向全社会,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系统关工委,也有不少地方和学校搭建了网络平台,如同济大学关工委2008年就建起了网站。网站以老同志为工作主体,以青年和大学生为主要服务对象,采用“老青配”的工作模式,在网站内容上兼顾老年用户和青年读者两方的特点和需要。如今,它的受众群体延伸到了外省、港澳和海外地区。7年来,发文6000余篇,平均篇点击率近3000次。
2、丰富宣传教育内容。总书记强调,要增强阵地意识,主动占领宣传思想阵地,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凝聚人心的说服力、影响力。通过网络、新媒体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发挥教育系统的优势和强项。发挥高校、人才优势,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及时准确地解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讲好党史国史校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另一方面,针对负面新闻事件、错误观点和思潮,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敢于评论、善于评论,深刻犀利地揭露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坚决有效地回击各种攻击和抹黑,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理解社会问题。
3、探索网络教育方法。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教育不同传统的思想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我们在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时,一定要研究规律,适应特点,掌握方法。如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不再有身份、年龄、地位的差别。因此,关工委老同志,在跨越了互联网知识和技术的阻碍之后,还需放平视角,用平等的方式与青少年进行沟通,用青少年容易接受的“普通话”(网言网语)阐释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善于“换位思考”,切忌“居高临下”,将思想道德教育寓于春风化雨的交流之中,力求“教学相长”。
四、加强学习研究,练就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本领
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对关工委的老同志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刘延东副总理重要讲话精神、履行关工委职责所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因此,各级关工委组织和广大“五老”要直面现实,克服困难,加强学习,主动适应网络和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需要。要学习上网聊天、发微信、快速查找浏览等基本技能,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交流的工具;要学习网络文化,深化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了解熟悉青少年网络交流习惯,提高与青少年网络交流的能力;要学习新知识、新信息,拓展知识面,跟上形势发展,把握网络交流的主动权。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四川成都电信南街的社区,有一群活到老学到老的触网老人,领头人退休教师王克斌虽已年近八旬,却组织“五老”们短时间内完成“网络扫盲”工作。在网络世界里,主动承担起关爱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担。在安徽合肥,高校退休教师萧立功老人察觉到网络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后,便立即自学网络知识,借助网络平台传播科学的信息,揭露各种披着科学外衣的文化糟粕。他的“老顽童”网站获得中国中老年“十佳”科普网页的称号。
教育系统关工委和“五老”认识到,面对网络环境复杂化的现实,必须加强对网络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深化对新媒体传播规律的认识,练就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本领。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维,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教育模式的转型;化被动为主动,实现教育方式的转换;变抵制为利用,实现教育载体的升级和教育理念的革新。只有这样,才能守土有责、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化挑战为机遇,牢固占领青少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崭新的阵地。
总之,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直面挑战,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积极探索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特点规律,积极创新网络与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