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民航业大有可为

2015年03月05日 00:00        点击:[]

 

来源:中国民航报

  

今年的热词“新常态”,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更成为了201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暨航空安全工作会议的主题词。围绕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全面总结新成绩、新亮点,深入分析新特点、新趋势,系统提出新思路、新举措。在新常态下,以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维,努力实现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民航新发展,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人文内涵管理”确保持续安全

民航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确保行业持续安全来展开。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如何推进民航进一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民航的持续安全有赖于人文内涵式管理,而人文内涵式管理的核心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对新形势,民航局局长李家祥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航安全管理联系起来思考,有高度、有深度,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哲学课和政治课,并与他近几年所发表的9次关于民航安全工作的专题讲话一起,形成了关于“持续安全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李家祥所说的“人文内涵管理”,归纳起来就是通过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起良好的行业安全文化,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使安全生产成为人文需求和人文自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民航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灵魂。

 

“李家祥局长的讲话立意深远,理论深邃。”东航集团公司总经理刘绍勇认为,我国民航安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有赖于中国民航的安全管理理念从不照抄照搬、照本宣科,而是从中国民航发展的土壤里生长起来的安全管理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管理念的、管心灵的。民航的持续安全既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民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效的实际检验。5年来,民航业安全水平大幅提升,亿客公里死亡人数5年平均值为0.0016,运输航空百万架次重大事故率5年平均值为0.07,分别比5年前下降39%31%,保持世界领先水平。这其中,离不开“人”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飞行队伍功不可没,对此,李家祥局长在讲话中给予了高度评价。

 

为了打造一支政治可靠、作风优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队伍,中国民航始终将提高全行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抓好飞行队伍的资质能力建设作为根本来抓。

 

“春秋航空一直在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不断增强飞行员的安全意识。下一步,春秋航空将把安全管理的人文内涵理念内化于每位飞行员的思想和工作中。希望民航局、地区管理局和监管局能够为民营航空的安全管理、特别是为机长安全管理多出主意。”春秋航空公司董事长王正华说。

 

加强人文内涵式管理,必须加强党对安全工作的领导。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离一线员工最近,也是引导员工增强职业操守能力的重要力量。对此,一些企业代表对本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反思。他们在分析了本单位飞行、机务等部门党建工作情况后表示,2015年将加强组织建设,为安全管理和队伍建设立“魂”树“魄”。

 

  推动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今年,中国民航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运输总周转量和旅客运输量均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共有3.9亿人次乘坐飞机出行。这是中国民航适应新常态,不断探索自身转型升级的道路结出的喜人硕果:2014年,民航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新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4个,民航企业在航线准入、代码共享、设立公司、运价等方面自主权更大;机场改扩建项目和空管项目审批程序大大简化;创新投融资体制,主导设立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民航投资基金;推行公务机票政府采购,有效扩大航空公司增收空间……

 

“面对新常态,必须坚持以改革为动力,以法治思维为原则,自觉运用法治方式解决行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努力提升民航治理能力。”对于今年工作报告中的这一论断,很多与会代表表示十分赞同。他们认为,此次工作会议把适应新常态的落脚点,放在了行业治理能力建设上,抓住了“牛鼻子”。

 

而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是实现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又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主线、依法治理民航的重点。不少代表说,此次会议对于全面深化民航改革、构建航空市场新格局作出全面部署,对行业发展是可喜的利好信号。

 

职权法定、规则优先、程序优先,是实现民航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民航行政机关如何依据法律授权,确定权力边界和责任边界,依照法定方式行使权力,确保权力运行处于社会和公众监督之下,也是一些代表讨论的话题之一。有代表指出,民航企事业单位作为行业的主体,是行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做到依法运行、依法经营,共同维护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

 

一方面,民航全行业的快速平稳发展有目共睹;而另一方面,民航监管资源的发展并没有跟上行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的步伐,部分航空公司采取的“大运行”模式也为行业安全监管带来了不少挑战和难题,安全监管压力不断增大成为了如今一线监察员的普遍感受。对此,不少代表建议,要按照从盯个人转到盯组织、从盯时间转到盯系统的监管大思路,建立主体明确、层级清晰、具体量化的责任制度,从而不断增强监管能力。尤其是要针对航空公司“大运行”的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跨区域、跨部门的安全监管操作办法。(来源:20141230日《中国民航报》)

 

还有不少代表对行业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提出了期望和建议,并针对如何既按照专业建设“条”形系统,又注重加强业务统筹,以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而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新常态下构建航空市场新格局

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构建航空市场新格局”,引起会议代表,尤其是航空公司代表的热议。目前,民航局航空市场政策的走向十分明确,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国内要放开,国际要开放”。民航局相关司局也制定了一揽子方案和政策工具,正在抓紧研究论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释放改革红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会上,代表们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联系自己的切身感受,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民航发展新常态的特点和影响。大家对新常态下增长速度放缓以及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困难有清醒的认识。大家都认为,我国仍然是全球最有潜力的航空运输市场之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仍然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黄金期”。

 

差异化战略,既是航空公司打造市场竞争力的制胜之策,也是民航业可持续发展的致远之道。为此,2015年,中国民航将引导航空公司朝着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民航局副局长王志清在会议总结时明确表示,今后民航局制定的国内航空市场政策要做到“三个有利于”,即“有利于调动民航企业积极性、有利于行业个性化和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了着力构建航空市场新格局,民航还将大力提升机场的战略作用、努力培育通用航空新产业,重点围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优化机场布局,为相关经济区域各类要素加快流动建设“空中走廊”。“此次工作报告将机场的功能性提高到了很高的一个层面,前所未有。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上海机场要进一步抓紧建设基础设施,成为航空公司打造枢纽和城市社会发展的催化剂。”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德润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会议中,不少航空公司为支线机场呼吁,建议民航加大对支线机场保障设施设备的投入。民航局空管局局长车进军建议:“机场在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空管的需求,实现空管、航空公司、机场协同发展。”

 

协同发展的思维,不只体现在空管、航空公司、机场等行业,也体现在地区上。不少来自京津冀地区的会议代表指出,北京时刻资源紧缺,要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适当转移部分航班至天津和石家庄机场。

 

  为期一天半的会议在代表们的积极参与中圆满结束。值得一提的是,在会议结束的当天,北京新机场全面动工建设,各位代表备受鼓舞。“新常态下,民航业大有可为!”展望2015年的中国民航,代表们满怀信心!

 

Copyright  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版权所有    沪ICP备11032129